發布時間:2021-03-31
瀏覽次數:205
我們都知道,軟件的質量是設計出來的。好的設計意味著好的質量。那么,如何判斷軟件設計的好壞呢?
可以基于以下3個標準來判斷軟件設計好壞:
設計必須覆蓋所有需求,所有需求都必須被設計
設計是實現的基礎,如果設計遺漏了部分需求,那么實現的軟件也不會滿足用戶的需求。這里的所有需求,既包括需求模型中描述的所有顯示需求,也包括用戶希望的所有隱式需求。
設計必須具備一定的可讀性
軟件設計說明是編碼實現、測試以及維護的基礎,所以設計必須具備一定的可讀性,易于理解,這樣才便于后續的編碼、測試和維護活動的進行。
設計的結果應能反映出軟件產品的全貌
軟件設計應能給出構成軟件的模塊劃分、模塊間的靜態關系、模塊間的調用關系、模塊的接口設計、模塊內部的算法和數據組織,既包括設計細節,又有全局觀,使得編碼人員可以從設計結果中,看出軟件的數據、功能和行為的全貌。
以上判斷軟件設計好壞的3個標準,實際上也是軟件設計過程的目標。為達到這些目標,我們需要建立以下技術原則:
分層架構。軟件的結構設計應采用分層結構,這樣設計既清晰,又便于控制。
模塊化。將軟件的功能/子功能設計成模塊,與分層架構結合起來展示軟件結構。
抽象。軟件設計應當既包含數據抽象也包含過程圖像。
高內聚,低耦合。軟件設計的模塊應當盡可能地具有單獨功能。
簡單接口。軟件與外部環境之間接口應盡可能地簡單。
可復用。軟件設計應能結合軟件需求分析的結果,確定并設計可復用的公用模塊。